私募基金奔向低迷并購市場尋退出,市場對并購基金的需求仍在增加
基金投資項目想退出,要么IPO,要么被并購。盡管注冊制下的企業上市變得簡便,但基金項目通過并購退出的仍不在少數。
據投中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并購報告,上半年有182只私募基金以并購的方式成功退出,回籠金額282.39億元,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40只,數量同比上升30%。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-VCG111363577655
不過,有受訪者也在同記者交流時坦言,現在募資依然非常難,除了頭部基金越來越大外,其他基金更多是為了退出而選擇了并購。
并購市場低迷,私募基金并購退出數量卻大增
交易規模三連降,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統計,中企并購市場披露的并購金額接連下挫,最新的數據統計,2023年上半年下探至822.31億美元??梢哉f,國內并購市場數據再探“冰點”。
近日,投中研究院發布了上半年并購報告,除了前述并購總體數據在上半年表現慘淡外,還對具體的交易情況進行了統計。數據顯示,2023年上半年共計完成1382筆并購交易,環比下降35%,同比下降23.22%;當中披露金額的有921筆,交易總金額為686.41億美元,環比下降29.1%,同比下降18.51%。
可見,中企并購市場完成并購案例數量大幅下降,交易規?;芈?。但在市場氛圍低迷的同時,私募基金卻在積極參與并購,數據統計顯示,上半年共計182只私募基金以并購的方式成功退出,回籠金額282.39億元,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40只,退出數量同比上升30%。
其中,包括上市公司中國金茂、華潤電力在內,多只參與并購的基金回籠資金都在10億元以上。如中國金茂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金茂蘇皖企業管理(天津)有限公司收購南京國際商城建設有限公司37.75%股權,信達風旗下嘉興梁茂投資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作為基金成功退出,回籠金額20.61億元。
總體來看,今年上半年,并購案例主要集中在制造業、IT及信息化、金融及醫療健康。就披露交易規模來看,公用事業占比最大,以154.55億美元占比22.5%,緊隨其次為制造業,以100.01億美元占比14.6%,金融、IT及信息化與醫療健康,交易金額分別為68.52億、53.01億、49.53億美元,相應占比為10.0%、7.7%、7.2%。
市場對并購基金的需求仍在增加
除了私募基金參與并購進行退出外,市場上的并購基金也持續受到資金關注,無論是G端還是B端,此類基金的設立計劃在上半年層出不窮。
如在政府層面,今年上半年,杭州升級打造杭州科創基金、杭州創新基金和杭州并購基金3支千億母基金,推動形成總規模超3000億元的“3+N”杭州基金集群。再如上市公司層面,Wind數據統計顯示,上半年擬參與設立產業并購基金的上市公司家數已超200家。
從投向來看,多為生物醫藥、半導體、人工智能、專精特新等熱門領域。從實踐來看,較常見的是“上市公司+PE”模式,上市公司通過成立并購基金做強業務,后續將標的公司注入上市公司。
有受訪者此前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,以科創板為例,目前登陸上市的難度也不可謂小,所以還是會存在大量的項目需要通過并購或借殼方式退出。但需指出的是,現在募資依然非常難,除了頭部基金越來越大外,該人士坦言,其他基金也都是為了退出而選擇了并購。
當然,陸續也有中企選擇參與跨境并購,成為目前并購市場當中的另類主角,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。投中研究院統計,2023年上半年共計完成54筆跨境交易,環比下降1.82%,同比下降19.4%;當中披露金額的有34筆,交易總金額為39.83億美元,環比下降57.66%,同比下降71.08%。其中出境并購29筆,入境并購25筆。
有受訪者此前告訴記者,中國很早就允許上市公司以股份支付做境外收購,但是受限審批等因素,并購基金可以作為一種補充,當然,這不意味著國內禁止以現金對外收購,只是不允許去收購地產或文體等附加值低的行業。
關鍵詞:
相關閱讀
-
私募基金奔向低迷并購市場尋退出,市場...
基金投資項目想退出,要么IPO,要么被并購。盡管注冊制下的企業上市變 -
上半年同比減虧超8500萬 香飄飄:沖泡...
◎香飄飄在6月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時曾表示,今年二季度相比去年同期, -
輪胎行業底部回暖跡象明顯 兩大輪胎...
◎三角輪胎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扣非凈利潤4 9億元~5 1億元,同比增298 -
神州泰岳員工持股計劃收關注函:被質疑...
7月11日晚間,就神州泰岳(SZ300002,股價12 08元,總市值236 9億元) -
亞太科技:計劃三到五年實現約60萬噸高...
亞太科技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,公司將抓住汽車、航空航天、海洋工程、 -
振芯科技回復關注函:原董事長簡歷信披...
◎有人舉報振芯科技前董事長簡歷信披不實,上市公司表示此舉報不實。